html模版胡海鷗專欄-幹預股市是吃藥,不能當飯
臺股9日受到美股大漲激勵,並在亞股日、韓同步以紅盤開出下,開盤跳空開高走高,終場以大漲285.42點的8286.92點作收,成交量放大到1180.45億元。圖為投資人在螢幕前研究大盤走勢。(張鎧乙攝) 2015年6~8月,世界股市跌宕起伏,驚心動魄,各國政府都以各種方式進行幹預。大陸國傢隊入市,將滬深股指托高300~500點。臺灣動用國安基金阻遏跌幅達歷史最大的7.5%。政府幹預保護瞭大多數股民的福祉,卻也引來對救市幹預的質疑之聲。幹預還是不幹預,這是個類似「生存還是毀滅」的哈姆雷特之問。

一般來說,股市波動是實體經濟運行狀況的表現,儘管此兩者變動並非同步,但總體上經濟趨好,股市往往上升;經濟向差,股市難免下跌。股市跌宕起伏,表明實體經濟出瞭問題,所以,政府對股市的幹預,不免有些頭疼醫腳。因為問題發生在股市,根子在實體經濟。所以與其救市,不如將救市的資金來救實體經濟,這是反對救市的主要理由。主張救市的人並非不知道救市的局限,但是,他們更看重股市波動對實體經濟負面影響。如果股市運行正常,實體經濟融資便利,公眾對未來充滿信心,實體經濟問題至少不會更加嚴重。但如股市出瞭問題,實體經濟融資困難,資金鏈斷裂,投資者信心動搖,實體經濟更加雪上加霜,所以政府必須入市幹預,以免問題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確實,股市跌宕起伏是表象和癥狀,而不是本質和病因,所以就事論事,在股市層面上解決不瞭實體經濟的問題。但是,股市和實體經濟的因果關係並非單向一維,而是循環往復、互為前提。也就是在這個時點上,實體經濟是原因,股市是結果。在下個時點上,融資進行不暢,經濟問題更大,股市是原因,而實體經濟是結果。不救股市,實體經濟的問題會更嚴重,所以1929~1933年經濟大危機,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銀行關門,等公眾恢復信心後再開門營業,2008年次貸危機,美聯準會也入市大量購買債券,這些都是政府救市的經典案例。儘管對經典幹預批評始終延綿不斷,但卻更證明救市的必要,否則,聽任股市低迷的蔓延氾濫,後果會非常嚴重。

可見,不幹預股市不行,但幹預也未必解決問題。因為,幹預隻是治標,不是治本,所以政府隻能進行短期幹預,以為解決實體經濟的問題爭取時間。否則,一味幹預,矛盾不斷積累,實體經濟與股市的關係就會被擾亂,最終矛盾不知會被引爆在哪個環節。所以,若經濟基本面沒有問題,而隻是公眾信心失衡,政府幹預就能取得比較積極的效果。但若基本面出瞭問題,則即便用很大力氣,耗費極大的成本,也未必能獲得成功。甚至成功瞭更不好,因為它會掩蓋基本面問題,誤導政府的判斷和投資者的操作,使得實際經濟變數背離應有位置更遠,從而給投機者留下興風作浪的空間。更多時候,則是政府投下大量資金,好不容易推高指數,但是,拋盤太多,上升的指數再度掉頭向下。此時,政府非常可能打完子彈,投下去的錢無法收回,實體經濟問題解決不瞭,投資者信心更加重挫。

有鑒於此,在是否要進行幹預之前,一定要做出評估,不能輕易幹預長期性、根本性的問題,以將幹預的副作用和成本降到最低。當然,聽任長期性、根本性問題的蔓延,則損失會遠遠超過短期和非根本性問題,但此時也隻能承受市場震盪的損失。這就是悖論,最需要幹預時,往往不能幹預,因為幹預隻是徒然打完子彈,卻改變不瞭市場趨勢。與其如此,不如保存實力,持幣觀望,讓市場機制自我修復。

顯然,政府幹預有很大的副作用,偶爾出手可以治病,但若當飯,幹預成癮,則其危害比不幹預還嚴重,所以政府工作的重點應在於培育規範有序的市場。正如身體再好的人也免不瞭生病一樣,再規範有序的市場也會在外來衝擊下震盪起伏。但是,也正像身體好,對藥品需求少一樣,健康有序的市場對幹預的需求也大大減少。所謂規範有序的市場,即法律嚴密,監管到位,違規必懲,投資者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。如何培育這樣的市場呢?這不是本篇探討幹預應有態度的小文所能涵蓋的,所以隻能就此打住。(作者為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)

(中國時報)



關鍵字:經濟、靜電除油煙機價格股市、投資

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油煙處理設備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
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
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餐廳排油煙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餐廳油煙味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
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
6F779E96C297B580
arrow
arrow

    ncb8wd2u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